scribble

守望的麦子

About Projects Tool Guestbook

18 Dec 2008
克丽感悟:没工作一半怪自己 应聘者有八大误区

CBSI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在博客中写到:没工作一半怪自己,应聘者有八大误区。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这几年,找工作几乎成了全世界、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灾难。如何面对这个灾难呢?要面对这个灾难,就要面对我下面说的这七个误区。

  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这几年、特别最近几个月,,我不断接到好多电话,几十年没见过面的朋友们都电我说

  “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帮助”,

  “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商量”,

  接的多了,我听到之类的话,马上就会说,谢谢你们高看我的本事,别让我给你或你们的孩子找工作就行,对方肯定会回答,

  “…就是这事……”

  我跟他们谈的多了就发现,他们或他们的孩子找不到工作,责任一半在社会环境,人多工作少,工作肯定难找,一半是自己的责任,再说过分点,大半是自己的责任。

  是自己的什么责任呢?我每次在为别人找工作时,都好累好累,有时累的我舌头都不转了,本来是他们求我,倒头来是我求他们,真烦!烦什么呢?我要做的大量的工作是改造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说来说去一码事,他们对人生和工作有太多的误区,时间条件限制以下说7个。

  不会写简历

  过去几乎所有人递过来的简历,行文不规范,有的甚至连WORD都不用,用文本格式就招呼了简历,气得我还没开始给他们找工作,就忙着给他们当秘书。后来简历包装不成问题了,就发现内容又有问题了。例如,在外语一栏上,竟然有人写他会中文和英文,废话,不会中文不成哑巴了。

  还有人伪造自己的学历,明明是“野鸡”大专毕业的,非要写上大学,我追问时,他的母亲竟然说,

  “现在人都这样”,

  我说,“那不行,我不能跟着你一起骗人”,

  现在有网络查询太好了,在网上都能查到每个人的学历。

  还有的人明明自己英语4级都没过,居然在简历上写已过6级,来到公司让她翻译一份英文的资料,就露馅了,这不是害自己吗。

  我有一个亲戚,他特别会写简历,除了正规的简历以外,还介绍自己的性格,以及他在大学里面当学生会组织活动的案例,特别是简历最后一句话说,贵公司选择我,保证不会后悔。我能给贵公司创造公司付给我工资的10倍价值。

  以自己的专业、学历为中心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总在强调自己学什么专业,要找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学环保专业的硕士生,也让我找工作,真是感谢他们太高看我了,其实只要我说我不认识环保的单位,就很自然地把这事推了。但事情还没完,他们还会一个劲地让我再找我的朋友帮忙,天哪!就是我外交再好,也不可能马上发展一个环保局人事部的朋友,并且这个朋友还一定能帮忙帮他找到工作,他们才不管我的背景和能力呢,自我需求为中心、自己找工作才是的第一。

  其实,他们以自己专业、学历为中心找工作,和自己对工资、企业属性的要求呈矛盾状,例如,上述环保硕士生,她对工资的要求肯定不低,因为她以为自己是硕士生,不管干成什么样,就是要比本科生工资高。她从来不会以聘人单位的需求为中心来考虑自己的工作、工资要求,更不会按自己的能力(可能她什么也不会,连传真机都不会使)去择业。

  以工资为中心择业

  前面说了,不会写简历、以自己的专业爱好为中心的两个应聘误区,现在说第三个误区,就是以工资待遇为中心。我记得有位看厕所的东北老大妈和我没说两句话,看我人模狗样的,像是个人物,就让我给她外孙女找工作,我还没答应,她就问我:

  “一月能拿多少钱”,

  我马上回答她一句:

  “看她能干什么,就能拿多少钱”,她无话可说了。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太极端。说个不太极端的例子,很多人找工作看工资少就不干,其实就是连个工资少的工作他也干不了。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很难,难的就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干,工作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干的,凡事都有第一次,当你什么都不会干的时候,就别要求工资多少了,即便是不给你工资,你还可能会给企业找麻烦呢。我有一个亲戚,研究生毕业,他接受了我的这个观点,几乎给一家企业白干一年,结果一年后基本能够独立工作,得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还有,我以前说过,当你感到你得到的工资和付出吃亏时,吃亏的多少,也许正是你对企业的价值多少。

  以学习为中心

  人差不多25岁之前是学习,向老师、社会学习,25岁之后就应该在想学习的基础上,创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了。可偏偏有人在择业或在再次择业时,要以学习为中心,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

  当然,如果一直有人教你是很不错的工作了,但是工作一直要靠人教你,那不成了学校,学校可是要教学费的,不是去赚钱的。

  我以前有位不错的下级,当了总编不久就要辞职,理由是学不了新东西了,我很生气,我对她说,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总在学别人的经验,不去创新自己的工作,那么世界人类的文明每天都在倒退,我干了23年的记者,我要求自己的每篇文章每个选题必须和自己的上一篇和任何人的每一篇文章都在选题上、写法上尽量完全不同,才对自己的生命、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保值的价值。

  更有奇怪的是,有的人又想向别人学习,和又想当领导的两个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例如,我有一朋友,特想进步,特想职务提升,最后她真的提到总监位置上了后,仍然想走,她说发现她没法学新东西了,大伙都要跟她学,这不是自己找悬崖跳吗?

  离家近为中心

  很多人找工作,除了以自己专业、喜好、工资、学习为中心之后,还要找离家近的地方,几乎什么都要,似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以他、她的要求的自我专业、工资要求、学习培训需求、离家远近而设置的,根本不考虑社会、企业等需求和客观事实的存在。更不能理解的是,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有些还在互相矛盾。我有个朋友,他就要离家近的工作,可他住在郊区的豪华别墅,离他家最近的企业就是养鸡、鸭的乡镇企业,因此他很苦恼,他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只有改变自己的住处,放开原来的豪华别墅搬到城里租的公寓处,经常向我埋怨,别墅这算是白买了。

  以上升空间为中心

  经常听到一些朋友唠叨,他们找工作要跳槽,找上升空间,其实,上升空间的工作不只是自己在跳槽到另一个工作中找的,而是在自己工作质量、能力的提升、在现有工作中能够找到的。

  说以自己没有上升空间了,一般就是在说自己的职位不可能有上升的机会了,很少有人说自己的能力没有上升空间了,其实上升空间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的能力。我做了11年的专职记者,从来没想过职位职务的上升空间,但拿出自己10年写的文章和10年后的文章相比,每年都提升,今后还有上升空间,无尽的上升空间。

  我3年总编,快9年的大总编,同样的职务3年、9年好像是没变,但我的工作能力、知识和9年前相比提升的空间太大了。9年前,我不懂宏观经济、不会做视频、更不懂组织上千人的异地大会,现在我什么都会,今后,只要我还在工作,我还有好多好多提升机会和空间,在同一职位上也能给自己能力创造更多能力、能量的上升空间。

  其实人当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能干什么,我现在的水平,让我当国家主席我也是这水平。

  以自己的喜爱为中心

  前面说过有人常以自己的专业为中心,是对自己能力潜力的一种极度的不自信造成的自负,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有拿自己的专业来做找工作的筹码。这是用客观事实来压迫主观意识的表现,而以自己喜爱为中心,则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过渡自信造成的自负,用主观意识来自我强迫客观事实发生的一种错觉。

  我常说,自己特别喜欢跳伞、芭蕾舞等一些生命体验强烈的职业,喜欢到了在梦里实现,而客观现实是,我一点也不适合这个工作,更不能够从事这些我用生命来担保的我喜欢的职业,,比方说,芭蕾舞演员要求三长一小(手长、腿长、脖子长、头小),而我的条件是:手短、腿短、脖子也不长,头大,简直就是三短一大!整个一个大反派!面对这种现实,我认识到,我喜欢归喜欢,我根本不合适。

  现实中,很少人找到自己又喜欢,自己又适合的工作。我说的这些人才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就是要找自己主观上喜欢的工作。例如:我认识一人,性格特内向,还非要干记者,我说,你如不改变自己的性格就不能当记者,他不信,坚决不改变自己的性格,结果又是一个找悬崖跳职业自杀的牺牲品。我从来都不相信一定要找喜欢的工作是真理,只相信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结束语

  说了这么多误区,有人会问,找工作不为将就专业、学历,也不顾自己的喜好,更别讲就工资、离家远近,还别讲就学习培训、上升空间,那还图什么?说到底什么不是误区?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什么工作都是好工作,没有坏工作,只有坏心态,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不给工资也去试试,试完了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如果将自己能干什么和社会、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工作,认真地干上了3—5年再说,还有,不要目标设法太远,如果设的太远,也要化整为零,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地坚持下去,想找不到工作,想工作事业不成功都难。

Til next time,
Jason at 00:00

scribble

About Projects Tool Guestbook